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 >> 正文

材料与能源学院王茺团队在钙钛矿纳米线光波导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2-01-21  


近日,材料与能源学院王茺团队在全无机钙钛矿铅卤化合物纳米线光波导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以题为“Integration of highly luminescent lead halide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on transparent lead halide nanowire waveguides through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spontaneous growth in water”的文章发表在材料学科知名期刊Small(影响因子13.281)上。

1 粉末状CsPbBr3晶体投入纯水中生成CsPb2Br5晶体及其形貌演变


全无机钙钛矿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低成本太阳能光伏组件、量子通讯、微光探测、激光以及柔性显示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在前期工作(Advanced Materials, 2019, 31:1902492)中,我们曾用同一微区的显微拉曼/荧光的静、动态相结合的“结构—性能”的光谱探测技术,揭示了二维层状全无机钙钛矿CsPb2Br5的发光起源,并确定纯相CsPb2Br5晶体是带隙为3.45 eV间接带隙半导体。尽管如此,学术界对于在CsPb2Br5纳米线上观察到强发光的物理起源问题仍无明确界定。为澄清CsPb2X5X=Br, ClI)系列钙钛矿中悬而未决的光学问题,我们向高纯水中投入粉末状CsPbBr3晶体,通过调控溶液温度、磁力搅拌速率和浴洗时间,先后生成了CsPb2Br5白色沉淀颗粒、方形CsPb2Br5微纳米薄片,并在降温冷却至室温静置后,完全转化为尺寸相对均匀的CsPb2Br5纳米线(如图1)。整个合成过程未使用复杂有机溶剂和配相液,从而在避免样品被污染的同时,实现了CsPb2Br5钙钛矿纳米材料形貌的调控。研究发现CsPb2Br5纳米线在纯水这种极性溶剂中的各向异性生长属于过饱和度调控的溶解-重结晶过程。

2a-bCsPb2Br5纳米线显微图片及在紫外照射下的发光图片;(c-dCsPb2Br5纳米线的SEM图片;(e-g, h-kCsPb2Br5纳米线表面上CsPbBr3纳米结构沉淀相的显微发光及对应的SEM图片;(l)发光与不发光CsPb2Br5纳米线之间的显微拉曼谱对比

采用同一微区的显微荧光/拉曼的静态光谱探测技术,结合透射&扫描电子显微技术,证实CsPb2Br5纳米线表面强烈的绿色发光起源于纳米线从溶液中取出自然干燥过程中其表面的共生沉淀相——CsPbBr3纳米晶(如图2所示)。随后,同样在卤素掺杂CsPb2Br5-γXγX=ClI)纳米线表面也观察到强烈发光,在这些卤素掺杂纳米线表面上也证实了与之对应的CsPbBr3-γXγX=ClI)纳米晶的存在及其光发射行为(色域从靛蓝色到橙色)。

研究还发现钙钛矿纳米线具有良好的光波导性能。当用405nm蓝光激发纳米线上生长了单颗CsPbBr3纳米晶鼓包那一端时,即将CsPbBr3纳米晶作为点光源,在另一端就能测到单纳米晶经过CsPb2Br5纳米线波导传送来的低损耗绿色发光信号(如图3a-c所示)。反之,当用蓝光激发纳米线上光滑且无CsPbBr3纳米鼓包的那一端,纳米线先把405nm蓝光波导到另一端并激发那颗CsPbBr3纳米鼓包,促使纳米鼓包发出耀眼绿光(如图3d-f所示)。该类纳米线优异的光波导性能,表明CsPb2Br5纳米线为良好的定向生长单晶,这为通过显微探针在荧光非活性的透明钙钛矿纳米线上“安装”点光源作为芯片上新型光波导器件奠定了基础。

3a-b)用405nm蓝色激光激发CsPb2Br5纳米线上生长了一颗CsPbBr3纳米鼓包的上端的绿光发射以及对应(c)纳米线波导终端(下端)的发光信号;(d-e)从CsPb2Br5纳米线下端激发光学图片以及对应(f)纳米线波导来的蓝光致使上端CsPbBr3纳米鼓包的发光信号;(g)单纳米线光波导示意图(上)和SEM照片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万人计划”和云南省科技厅&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联合基金重点等项目的支持。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云南大学博士生陈涛和王茺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茺研究员和美国休斯敦大学包吉明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近期王茺团队关于钙钛矿光电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结果还发表在Solar RRLAIP AdvancesChemistry of Materials以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等刊物上,同时博士生陈涛也于近期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第16IEEE Nanotechnology Materials and Devices会议上在线报道了上述研究进展。

相关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smll.202105009

供稿:材料与能源学院

编辑:李哲

责任编辑:王崴


上一条:生物医药研究院陈大华团队在N... 下一条:于黎研究员当选中国动物学会...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4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云南大学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联系邮箱:ynunews@y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