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 >> 正文

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团队项目荣获教育部2019年度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9-12-27  

2019年12月26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教育部关于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张喜光,杨杰课题组作为获奖项目“华南特异化石库记录的早期生命演化”的第一完成单位,获得教育部2019年度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证书编号;2019-112)。

寒武纪小石坝化石库的叶足类Collinsium ciliosum保存有背部成组的长刺,躯干前部6对具刚毛、行滤食功能的附肢,及随后9对末端带爪的腿肢。

该项目基于2014年至2016年期间,课题组成员完成的一系列有关寒武纪小石坝化石库和特异保存的磷酸盐化石研究成果,详尽报道了“高度戎装”的叶足动物Collinsium的形体分异与腿肢特化,以及该类动物对当时古生态环境的充分适应。

寒武纪小石坝化石宝库的抚仙湖虫类Chengjiangocaris kunmingensis保存有腹神经索(深浅色相间链条状结构)和纤细的外缘神经(白色箭头所示)。

项目首次揭示了干群真节肢动物抚仙湖虫类的腹神经节,包括细微的周边神经,论证了泛节肢动物神经系统的早期演化。

A-J: 寒武纪贵州都匀磷酸盐化粪便化石(含许多腕足动物壳体)。K-M:产出于同层位、背腹壳绞合保存的同类腕足动物。

项目详尽描述了磷酸盐化保存的粪便化石,揭示了其可按食性分类的本质特征,探讨了食物链、生态系已趋于复杂(图三)。

寒武纪小石坝化石库背部骨片原位保存、奇异的原始腹足动物Wiwaxia。

项目首次报道了寒武系第3阶骨片完整绞合、被称作“怪诞分子”的Wiwaxia,讨论了其躯体组构在演化中的保守性。

寒武纪磷酸盐(Orsten型)保存的叶足动物,体内原位残留有纤细的肌肉组织(见a, c, d)。

项目首次报道了归属有爪动物门的叶足动物体内残存的肌肉组织,探讨了肌肉系统在泛节肢动物中的进化意义(图五)。

以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027, 41472022, U1402232)和云南省项目研究经费的资助。

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供稿

(编辑:李哲)


上一条:邵志会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 下一条:云南大学举行云南省微生物研...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4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云南大学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联系邮箱:ynunews@y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