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arge High Altitude Air Shower Observatory,简称LHAASO)项目广角切伦科夫/荧光望远镜阵列(Wide Field of view Cherenkov/fluorescence Telescope Array,简称WFCTA)硅光电倍增管(简称SiPM)成像探头鉴定评审会暨云南大学-LHAASO合作组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在云南大学天文楼举行。
评审会专家组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的多位技术专家组成。评审会由LHAASO项目首席科学家曹臻研究员主持,云南大学副校长、项目负责人张力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中科院高能所和云南大学项目人员参加了评审会。物理与天文学院成像探头技术负责人葛茂茂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WFCTA子系统负责人张寿山分别做了《SiPM成像探头研制》和《SiPM成像探头测试》总结报告。
专家组对SiPM成像探头的研制技术、工艺、质量管理、在站运行和性能测试进行了严格评审。经过评审,专家组对云南大学承担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评审专家组组长,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李澄研究员指出“如此大规模的应用SiPM,在世界范围内你们还是第一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工程实施经验,很有希望做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工作。”
评审会后,张力代表学校与曹臻研究员签署了《云南大学-LHAASO合作组合作备忘录》,明确了云南大学作为LHAASO合作组的核心成员的资格,云南大学的相关科研人员能够获得世界上最先进探测器的第一手数据,为一流水平的科研产出创造了良好条件。
LHAASO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项目,于2015年12月31日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发改高技[2015]3184号),项目投资额约12亿元。LHAASO的主要观测对象是来自地球之外的高能带电粒子(宇宙线)。自奥地利物理学家Victor F. Hess1912年发现宇宙线至今一个多世纪以来,尽管对它的相关研究已经6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宇宙线的起源、加速和传播机制依然是未解之谜。LHAASO建成后,将成为在覆盖能区全世界最灵敏的宇宙线探测器,人类借助它有望彻底解开宇宙线起源的世纪之谜。
云南大学在宇宙线研究领域有着优良的研究传承,8188cc威尼斯的三代科研人员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先后参与了云南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西藏羊八井国际宇宙线观测站ASγ和ARGO-YBJ等宇宙线实验,在河内、河外天体高能伽马射线的辐射机制及其物理学新规律,活动星系核多波段观测和理论研究,脉冲星及脉冲星风云的高能粒子产生和传播过程,粒子加速机制等方面研究成果斐然。早在2009年,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就成立了LHAASO云南大学合作组,参与了LHAASO项目的预研,一直承担着WFCTA的研究和设计工作。2015年LHAASO项目正式实施后,继续负责WFCTA的SiPM成像探头研制工作,是国内少数几家承担LHAASO的探测器研制任务的核心单位之一。
WFCTA作为LHAASO的四大主探测器之一,一共由18台望远镜组成,它利用成像的方式观测宇宙线在大气簇射中产生的光信号,进而间接测量宇宙线的物理参数。如果把WFCTA比作人眼,那么SiPM成像探头就是视网膜,是WFCTA的核心器件。LHAASO云南大学合作组于2018年10月下旬交付了成像探头工程样机,样机在海拔4410米的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站点运行了半年以上,获取了大量宇宙线事例。
云南大学从事天体物理研究的多名研究生、本科生全程参与了成像探头样机的研制,探头研制的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在学习阶段养成求真务实的科研作风,获得了良好的科研训练。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和WFCTA SiPM成像探头项目的顺利推进,为8188cc威尼斯的人才培养和科研环境又增添了一抹亮色。
背景链接1:CCTV-10,《走近科学》陪你去看“宇宙雨”,LHAASO项目介绍
http://tv.cctv.com/v/v1/VIDE6onoCedDUEOqde7uFXz9190523.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背景链接2:人民日报网络版,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首批探测器投入科学观测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4102635/3960636?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科技处、物理与天文学院 供稿
(编辑: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