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6日,学校组织召开了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项目专家论证会。来自全国主要天文台及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20位专家参加了论证会,美国国家光学天文台研究员梁明视频参加了论证会。云南大学副校长张力,校长助理、一流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赵琦华,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数理化学处副处长毛羽丰,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物理与天文学院主要负责人,以及项目组成员等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
张力代表林文勋校长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和欢迎。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景益鹏的主持下,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陈丙秋博士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李正阳博士代表项目组就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的科学目标、技术方案、创新性及可行性等方面向与会专家作了汇报。
专家们围绕报告和项目进行了质询和充分讨论,并形成论证意见。专家一致认为,作为国际上首台大视场、多通道、高精度测光巡天望远镜,该项目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同时在三个波段拍摄同一天区的高质量图像,精确记录天体多波段星等和实时颜色信息,测量各类天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录制天体运动、变化的“彩色纪录片”,实现对快速移动天体、变源和暂现源的系统搜寻、快速分类与后续证认。项目预期在宇宙暂现源的探测与研究等时域天文学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具有国际先进的光学设计,将首次在较大口径望远镜上实现大视场、多通道、高精度成像测光巡天能力,性能先进;拟研制的大面阵焦面装置等关键技术指标先进,符合科学目标要求。已开展了总体方案设计和关键技术的前期研究,技术方案合理可行。该项目融合了云南大学、云南天文台和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优势,强强联合,具备项目建设的工作基础和条件,以及运行维护和开展科学研究的经验与人才队伍,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保障。
该项目的实施对加快云南大学天文学及相关学科发展、培养一流人才、早日跻身世界一流天文学科行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专家们建议云南大学尽快启动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建设,并对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会后,崔向群院士、景益鹏院士在张力、赵琦华、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刘晓为所长的陪同下在学校泽湖边院士林植下两株枫香树。
延伸阅读:
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Mephisto(Multi-channel Photometric Survey Telescope)是主镜口径1.6米、视场3.14平方度、配备3台CCD相机、总像素高达14亿的大视场成像巡天望远镜。其独特优势在于能同时在3个波段(ugi或vrz)拍摄同一天区的高质量测光图像,获取天体高精度多波段星等及实时颜色信息,录制天体运动、变化的“彩色纪录片”。
Mephisto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上首台多通道、大视场、高精度成像巡天望远镜,开展(1)北半球可观测天区(约26,000平方度)多通道(uvgriz)多历元(>30次)测光巡天和(2)不同采样频率的多个不同面积指定天区的多通道时域测光巡天,获取海量天体高精度位置、多波段测光以及实时颜色信息,开展各类快速移动天体、变源及暂现源(如引力波源电磁对应体)的搜寻、快速分类与证认,提供北天首个高精度“真彩图”以及基于10年巡天叠加数据的r波段深至24.7等uvgriz传世数据。这些数据的获取将极大推动对宇宙中不同尺度天体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研究,Mephisto将围绕其特有的实时高精度颜色测量及大视场、高效率等特色优势开展以下核心科学目标研究:
宇宙暂现源的搜寻与研究:快速扫描引力波事件电磁对应体的可能天区,寻找光学变源并基于其实时、高精度颜色测量对其快速分类,进而证认并研究引力波事件可能的电磁对应体;系统搜寻未知短时标暂现源等。
星系宇宙学研究:构建大样本Ia型超新星、活动星系核及强引力透镜系统;利用高精度多波段星等(变化)、颜色(变化)、位置(变化)以及高质量测光图像等信息,详细研究这些天体系统的内秉性质,限制星系形成演化理论、宇宙学模型以及揭示暗物质暗能量的性质等。
银河系考古学与近场宇宙学研究:高效系统地搜寻并构建极端贫金属星大样本,深入理解宇宙第一代恒星的形成、演化及核合成过程,以及银河系早期形成历史;精确测量银河系内数十亿颗恒星的基本参数,细致刻画银河系结构及物质(暗物质)分布,研究银河系星族化学动力学性质,揭示其集成历史。
太阳系及系外行星系统的探测和研究:对太阳系各类小型天体进行全景普查,研究太阳系起源与演化历史。搜索和证认一批系外行星,精确限定其自身及母星的物理性质,深入理解其演化规律,探索地外文明,揭示生命的起源。
Mephisto巡天项目的实施还将为我国培养一批实测和理论天体物理学家,扩大天文学的社会影响力,为我国跻身大视场巡天科学世界先进行列、增强我国的全球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 供稿
(编辑: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