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年来,云南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中宣部、教育部部署要求,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及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支持下,举全校之力,整合资源,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能力和水平,办好思政课这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取得了明显进展。在长期建设基础上,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已获批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形成新机制
过去五年间,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形成了由省、校、院三级共同推进的协同机制。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文件,给予指导、促进和支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指导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供指导,省委宣传部与云南大学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机制不断健全和深化。
云南大学党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经费保障上全力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学校成立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组长;研究制定《云南大学推进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方案》,明确27条建设举措,制定“施工图”和“进度表”,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学院具体实施、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十四五”规划,列入党委、行政的主要议事日程;党委书记、校长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着力解决思政课程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事业发展。
学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列为一流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持续投入经费,加强学科建设,支持教师学术交流和实践研修活动,进一步改善学院教学科研和办公条件,建设了艾思奇展厅、沉浸式实践教学中心、艾思奇大讲堂,建成了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基地。
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效
一是做实做强第一课堂。学院先后建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16门本硕博思政课课程群,其中省级一流课程2门;获教育部思政课平台建设项目2项、省级教改项目24项、学校单列思政类课程建设和教改项目45项;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省级教学比赛奖39项;先后入选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任务项目牵头单位、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学院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等,先后主办“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青椒论坛”等全国、全省思政课集体备课16次,在全省思政课建设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二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学院通过创办“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课程”第二课堂品牌课程,先后举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会200余期;创办云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成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开展“四史理论知识竞赛”“党史知识竞赛”理论宣讲大赛等活动,覆盖学生15000余人。
三是善用社会大课堂,将社会实践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学院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组建“重走长征路,寻访英雄志”等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五年时间里长达3000多公里的“行走的思政课”,有效探索了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方法,2023年出版研究生实践育人丛书《真理的力量,中国这十年》。
四是用活网络课堂,筑牢思政新阵地。创办云南省首档大学生思政融媒体栏目“你好,大学生!”,已完成60期节目的直播,全网观看人数近1400万人次,栏目广获好评,被中央级、省级媒体报道;组建“耘梦师生宣讲团”,将理论宣讲融入实践教学,开展线下线上理论宣讲200余场,受众达200余万人次;制作“党的故事我来讲”系列微党课10集,微视频100集;依托微信公众号推出FM夜读倾听—“一封家书、一纸情长”系列节目,以解读100封红色家书的方式,向广大青年讲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达到新要求
过去五年间,马克思主义学院采取“引进一批、招聘一批、调配一批”的举措,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标准,配齐配优专职思政课教师。全校思政课教师由2019年的37人增加至93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6人、讲师51人,拥有博士学历教师79人,师资队伍博士化率达84.94%,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明显优化。
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其中,1名教师被中宣部评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名教师成为“中央马工程”教材课题组的主要成员,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年度影响力人物,2名教师入选“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1名教师加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20人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7人加入云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专家指导组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此外,学校制定了专门文件,对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实施单设标准、单列指标、单独评审,已有13名思政课教师根据新评审办法晋升至高级职称。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获得新突破
过去五年间,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云南大学的学术传统和研究优势,在长期建设基础上,学院着眼于把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成为基础厚实、特色鲜明、影响显著的一流学科,优化学科布局,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南亚东南亚社会主义运动”“思想政治教育与边疆民族地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国共产党云南历史与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6个特色研究方向,为深化学科发展、强化科学研究和专门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7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思政课研究专项5项;承担教育部项目8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1项;承担省社科规划项目19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5项;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18篇;出版学术专著25部。
学术交流与社会服务产生新影响
过去五年间,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创办并持续做好“艾思奇大讲堂”,邀请国内外理论名家举办了32期学术讲座;持续举办广受师生好评的大型公益性学术讲座“东陆讲坛”;组织了12次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会议;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先后与越南社科翰林院、老挝国家社科院、尼泊尔中国研究中心等机构建立了常态化合作机制。
学院积极推进理论阐释、宣传教育和政策咨询服务,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15名教师被选入团中央、省委、省教育工委的宣讲团,深入全国各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积极担负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及理论热点和难点的任务;开设特色栏目,首次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各类宣讲服务活动超过500场,获得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认可。团队中有1人参加了中宣部的“我和我的祖国”全国百姓宣讲活动,5人次参与了云南省首届“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学院还与省内12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了对口帮扶机制,在云南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提升
学院着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门人才培养质量,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首批本科生招生,全面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2019年到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从38人增加到83人,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从13人增至22人;研究生主持107项省校级科研项目,发表218篇论文,其中65篇发表于CS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10余项省级奖项;毕业生就业率高。
未来,云南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和云南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全力把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西南边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西南边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基地、面向南亚东南亚马克思主义对话交流平台、西南边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力争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李哲 责任编辑:王崴 终审: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