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0日,云南大学信息学院首批“本科生进科研实验室”与“学长制导学计划”启动仪式在信息学院智慧展厅举行。
“本科生进科研实验室”是信息学院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学风,强化科研育人功能,支持本科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推动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升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学长制导学计划”是信息学院提升学习风气,打造学习氛围,关心学生成长,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举措。该计划通过充分发挥高年级同学“导学、导创、导管”的积极作用,在学习辅导、科创指导、生涯向导三个方面,给予本科生积极的指导。
本次“本科生进科研实验室”经过实验室意愿征集和本科生书面申请环节共收到 36 份申请书,经过形式审查、双向选择,最终遴选出刘华帅等42名同学组成的16个本科生团队进入实验室。
“学长制导学计划”从2021级硕士研究生中通过材料初筛、面试考察等环节,最终确定刘邝荭等17名同学成为信息学院首批学长,对口到2021级5个本科专业260名同学,将在选课、考研、工作、竞赛等重要节点给予同学指导。学院为保障学长的指导效果,对“学长制”同学在本科教学、学科竞赛、学生管理、团委管理等方面进行专项培训,帮助学长明确职责分工,与班主任、辅导员形成良好联动,发挥积极的学生导学作用。
“本科生进科研实验室”和“学长制导学计划”充分体现了信息学院“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求真务实、博学创新”的办学理念,通过整合学院科研、教学、教师、学生多方面力量,创新学风建设新途径,改革人才培养新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在新一轮“双一流”高校建设中不断提高信息学院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有用之才。
信息学院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同频共振。一方面,学院通过深化“3+2”新工科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升级改造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传统工科,加快建设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工科专业,在注重理论基础教育的同时,强调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院加强与头部IT企业产学合作,将企业优质的产品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联合培养产学研用的信息化人才。学院与百度、腾讯、华为、大唐、龙芯等IT龙头企业签订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与百度联合开办“云南大学-百度松果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班”、联合共建“云南大学-百度区块链联合课程”,与华为联合共建“华为ICT创新中心”、“华为鸿蒙开发者创新中心”、共同开设“华为云计算、数字通信技术、鲲鹏等企业认证课程培训班”,与大唐共同举办“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云南省赛”,与腾讯开设“人工智能、大数据卓越工程师班”。
学院的这些系列举措,将产教融合实践教育做到实处,加大了产教融合实践教育的力度、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契合度,确保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脱节。
云南大学一直高度重视本科生专业能力的训练,从2018级开始将“研究计划”课程列为所有专业的必修课,通过主持或参与“大创项目”、参加学科竞赛、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发表成果等方式兑换学分。为配合“研究计划”课程的顺利实施,本科生院结合学校专业结构特点,将每年的校级“大创项目”细分为多个类别,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特长,且每年组织多次申报立项,年度立项总数从几年前的100项左右,迅速增长到1000项以上,覆盖80%以上的本科生。本科生院还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学科竞赛清单中,精心遴选适合8188cc威尼斯本科生参与的竞赛,每项竞赛委托一个学院代表学校承办,本科生院给予经费、酬金等支持,显著提升了学院主办和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有效训练了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2年,云南大学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实践能力训练,力争通过与企业、行业单位合作,开辟产教融合育人的新途径。本科生院在“双一流”建设项目中,设置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和名师讲学计划项目,通过聘请企业和行业单位高级技术人员任教课程、指导学生,邀请行业专家论证培养方案与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引进企业开发的技术新领域课程或培训课程、专业技术能力认证考试,与行业单位、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等方式,抓牢抓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工作。
云南大学大力支持学院依托学科专业特点,探索有效开展“研究计划”课程的新模式,拓展实践教学新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提升实践能力的学习锻炼机会,打牢学生职业生涯的坚实基础。
供稿:本科生院、信息学院
编辑:李哲
责任编辑: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