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 >> 正文

武瑞东团队Scientific Reports发表荒野区系统识别研究最新成果

2016-06-02 新闻中心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武瑞东副研究员领导的团队,日前在Nature出版集团旗下刊物Scientific Reports(影响因子:5.578)发表关于荒野区系统识别的最新研究成果“Identifying local-scale wilderness for on-ground conservation actions within a global biodiversity hotspot”。武瑞东副研究员系论文的通讯作者,其指导的2013级硕士研究生林世伟为第一作者。

荒野区保护是国际上公认的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实施前瞻性保护的一项关键策略。许多宏观尺度上的研究指出,人类活动几乎已经遍及全球各个角落,且由于生产与生活水平的持续增长及科技进步,大大加快了人类对自然生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范围,使原本就已所剩不多的荒野区正快速减少。但是,宏观尺度上的荒野区识别研究,由于评估方法与数据精度的限制,还无法应用于保护管理实践;而当前针对区域—景观尺度上,能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提供实际支持的荒野区系统识别研究还非常有限。

三江并流”区荒野区与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

本研究以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三江并流”区为例,选取在高山峡谷环境条件下,能够反映荒野区的主要生态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五类指标(包括自然度、遥远度、生境破碎度、地形崎岖度和人口密度),通过构建空间生态模型,系统判识出研究区的荒野度等级与荒野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其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荒野区约占“三江并流”区总面积的1/4,且有89.3%的荒野区面积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荒野区在研究区西北部呈大面积、连片分布,而在东南部则变得严重破碎化,多呈小面积、孤岛状态。地形特征和人类开发活动是形成“三江并流”区荒野区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目前,荒野区还存在很大保护空缺,现有自然保护区仅覆盖了其总面积的29.3%。研究建议,应该为大多数具有较大面积的荒野区建立严格保护区类型,而对于破碎化严重、面积较小且周边干扰较大的荒野区,宜以多样化的可持续利用管理方式为主。本项研究结果与所构建的评估方法,能够为我国当前正在开展的高效保护区体系建设、生态红线划定和优化土地利用规划等工作提供参考。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供稿

(编辑:李哲)

上一条:省级骨干教师第三阶段培训暨... 下一条:8188cc威尼斯教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4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云南大学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联系邮箱:ynunews@y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