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所动态 >> 正文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举行

2023-07-22  


2023年7月8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和云南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3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8名青年教师参加了研讨班。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叶涛教授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叶涛介绍了本届研修班举办的背景,并表示,希望以此次研修班为契机,中国民俗学会承担起更多的教师交流培训责任,为从事本专业的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和社会上热心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人士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云南大学副校长廖炼忠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廖炼忠充分肯定了本届研修班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并回顾了云南大学百年来中文学科的发展。廖炼忠表示,云南大学将以本次研修班的举办为契机,在中国民俗学会的指导下,在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下,继续着力打造具有云大特色的民间文学、民俗学、少数民族文学学科体系。

云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卫东教授主持开班仪式。

授课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朝戈金研究员以《口头文学研究:新概念、新方法、新趋势》为题,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民族艺术》主编许晓明研究员以《文科论文写作与投稿:期刊编辑视角》为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晖以《追溯民间文学的另一脉络——以‘延安时期’为中心的学术史梳理》为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云南大学文学院董秀团教授以《民俗志书写的一种可能性——以云南石龙村村民日志为个案》为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康丽教授以《概念张力与研究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为题,中国民俗学会顾问、清华大学历史系刘晓峰教授以《中国节日与中国时间——节日研究的方法论思考》为题,云南大学文学院李道和教授以《古代民俗研究中的文献考释方法》为题,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陈学礼副研究员以《当仪式和节庆遭遇影像时(影像民族志沙龙)》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田野研究的课程设计与问题导向》《口头传统田野研究的工作模型与问题视角》为题,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施爱东教授以《“四大传说”的经典生成写作过程》,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叶涛教授以《学科史、学术体制与学术发展》为题,中国民俗学会顾问、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陈泳超教授以《“历史演进法”与传说学方法论——以孟姜女为中心》为题,中国民俗学会顾问、复旦大学中文系郑土有教授以《问题与方法:吴歌研究演进的回顾》为题,为研修班成员授课。

受邀专家学者、研修班学员、主办单位教师及班务人员还共同参访了云南省博物馆、官渡古镇、云南文学艺术馆等多个昆明文化标志地,在云南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体验中开展了积极交流。考察活动紧扣授课内容,从非遗项目到少数民族民俗,从节庆到村落,从文献到文物,参访者深度体验了昆明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多彩文化创新。

7月14日下午,在完成全部课程后,研修班举行结业仪式,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本次研修班在云南大学举办,彰显了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国民间文学(含民俗学)学科群的建设成效。云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将以此次研修班为契机,进一步凝聚特色,为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供稿:文学院

编辑:李哲

责任编辑:王崴

终审:宁莉


上一条: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成立30... 下一条:国家安全研究学术共同体2023...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4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云南大学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联系邮箱:ynunews@y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