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厦大云大青年联合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2-08-25  

2022年7月28日至8月3日,厦门大学学生艺术团“滇闽艺家亲”暑期社会实践队与云南大学“红云向党、艺绘党心”暑期社会实践队共赴云南昆明、大理,联合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两校实践队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开展参访学习,祭抗日先烈、忆红军长征,探生态保护、谋乡村振兴,并为大理州湾桥镇古生村和乔甸镇海稍新庄红军村送去了青春洋溢的惠民文艺演出。从古生村戏台到红军村百姓大舞台,云厦两支实践队携手打造的两场惠民文艺演出圆满收官。节目汇集歌舞、朗诵、小品等丰富多元的艺术形式,力求助益打通文化兴村的“最后一公里”。演出受到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村民真切表示演出很精彩,非常感谢厦门大学和云南大学的同学们能带来这场难得又难忘的表演。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时强调,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实践队师生在位于洱海两畔的双廊镇和湾桥镇进行了调研学习,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有了深刻践悟,更将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厚植于心。

实践队师生走进大理市下关镇吊草村,参访彝族刺绣传习所“结绣门”,老宅屋内,彝族服饰、彝族刺绣、农耕文化展品有序成列,绣娘手中针线飞走之间,“云岭最美嫁衣”呈现眼前,一朵朵艳丽的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之花悄然绽放。在场同学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学习这精湛技艺背后的工匠精神,更要将这份非遗文化、民族瑰宝传承下去。

近年来,大理市在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性的样本乡村,促进乡村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实践队师生走进古生村科技小院,通过与村民的访谈交流,厘清了生态高值农业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乡村转型致富的内在逻辑。师生们还参访了宾川县菜甸村的宏源合作社,感受了“党支部+合作农场+托管”创新模式的强大惠民生命力。同学们热情“入镜”农产品销售电商直播,学习特色作物品种培育知识,发挥专业所长为乡村发展献言献策

从鹭江之滨到彩云之南,从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到无数云岭筑梦的青年人,中华儿女的爱国精神薪火相传,厦门大学与云南大学的校地情缘不断深化师生们瞻仰了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缅怀抗日战争之时,厦门大学校主、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组织3200多名华侨青年机工回国支援,以血肉之躯筑起滇缅公路这条千里“抗战生命线”。无声细雨难掩沉痛哀思,实践队全体师生脱帽默哀,向抗日英烈敬献花篮,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徐进功整理缎带。

在昆明东郊的凤凰山天文台(现今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前身),师生们回顾1938年南京沦陷后厦大天文学系主任余青松为保天文事业内迁研究所的功勋壮举,在重温历史的同时也深受前辈爱国情怀的激励,立志要以所学所得为科技强国大业注入青春动能。在海稍新庄红军村,同学们被村民所讲述的真实历史故事打动而悄然落泪。重温入团誓词,秉承先烈遗志,实践队全体师生举起右拳郑重宣誓,回顾入团时的庄严承诺与坚定决心,进一步增强了爱国爱党意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红色青春的政治本色。

在本次活动的总结分享会上,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徐进功对两校联合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与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并强调自厦门大学建校以来有无数厦大人在滇辛勤耕耘,始终与云南大学保持着密切联系与互动。他指出,站在新百年之约的新起点上,两校在“双一流”高校建设发展上保持高度一致,在发扬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上有着各自鲜明的发展优势,在校地合作、互惠共赢上有着广阔的探索空间,希望未来进一步深化同云南的交流与合作,携手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共同谱写校地情缘的崭新篇章。

云南大学副校长陈克清向厦门大学师生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云南大学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学科特色,回顾了学校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学校“双一流”建设推进情况,梳理了云南大学与厦门大学一路走来精诚合作、共谋发展的具体举措与成效,对厦门大学长期以来给予云南大学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帮助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期待两校未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与交流,携手共创新篇章。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卓谕、云南大学体育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肖汉作为学生代表分享了实践活动中的感悟与收获,充分展现了两校学子奋进拼搏、勇担使命的青春风貌。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厦门大学、云南大学暑期“三下乡”联合社会实践活动的举办,推进了两校进一步合作,谱写了校地情缘的崭新篇章;助力文化兴村,促进民族团结,让“文化自信”的花朵在云岭大地盛开,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艺术发展成果;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引导青年一代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努力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更好地担当作为,用青春丈量祖国大地,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供稿:校团委

编辑:李哲

责任编辑:王崴


上一条:云南大学与楚雄州人民政府签... 下一条:校团委微信公众号荣获全国优...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4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云南大学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联系邮箱:ynunews@ynu.edu.cn